我棚里一直坚持“以雌定棚”,这么做的原因,一开始是条件有限——养鸽起步时缘分好,碰到一羽特别好的雌鸽,再想找一羽同级别的雄鸽就难了,资金也不宽裕,索性就把这羽雌作为核心。后来慢慢品出味道,发现这条路不仅可行,还真有它的道理。首先,这符合生物界的规律。
你看狮子、大象、蜜蜂这些群居动物,很多都是母系主导。雌性占据统治地位,雄性得靠外表、打斗或者表现来争取交配权,才能传递基因。鸽子虽然不明显,但底层逻辑是相通的——雌性的稳定性对整个种群的影响非常深远。
再看鸽界的黄金配对,很多都印证了雌鸽的“基石”作用。
像那些世界级配对,雄鸽往往战绩辉煌,雌鸽却可能没什么赛绩,比如胡本的“年轻艺术家”、电脑“199”、詹森“019”等。但这恰恰说明:好雌鸽不一定非要飞出来,血统正、体型好、被鸽主看中,就能直接作种,而且经常被寄予厚望。这其实就是高手选鸽的眼光,也是我们最该学的地方。
在我实际作育中,发现“雌定棚”有几个实在的好处:
我把雌鸽当成“盾”,是棚里的基础;雄鸽是“矛”,负责冲击和杂交优势。
用好雌配好雄,下代容易出成绩,个体也强壮。
就算配的雄鸽遗传不够硬,子代归巢率也普遍不差。
采用“双头母回血”或者远亲回血时,得到的雄鸽无论是比赛还是做种,表现都挺稳,而且这些回血雄再杂交,后代更容易出成绩。
还有人常说“母传子”,但我发现母亲传给女儿的情况也很多,外形和品系特征都能延续下来。
最后说到詹森的“双头金母作出法”,道理是相通的——只不过咱们普通鸽友没那么多金母资源,只能围绕手头那一两只好雌,多配几只优秀雄鸽,子代全部送去比赛检验。如果入赏率高、前名次多,就说明这路雌血靠谱,接下来就可以重点用它的儿子出战,进一步验证雄鸽的实力。
说到底,“以雌定棚”不是标新立异,而是务实的选择——把有限的资源押在最稳的那路血上,慢慢铺开,反而容易扎下根来。